白屈菜
別稱科屬
別稱:山黃連,斷腸草;
科屬:罌粟科 白屈菜屬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100)厘米。主根粗壯,圓錐形,側根多,暗褐色。莖聚傘狀多分枝,分枝常被短柔毛,節上較密,后變無毛。
基生葉少,早凋落,葉片倒卵狀長圓形或寬倒卵形,長8-20厘米,羽狀全裂,全裂片2-4對,倒卵狀長圓形,具不規則的深裂或淺裂,裂片邊緣圓齒狀,表面綠色,無毛,背面具白粉,疏被短柔毛;葉柄長2-5厘米,被柔毛或無毛,基部擴大成鞘;莖生葉葉片長2-8厘米,寬1-5厘米;葉柄長0.5-1.5厘米,其他同基生葉。
傘形花序多花;花梗纖細,長2-8厘米,幼時被長柔毛,后變無毛;苞片小,卵形,長1-2毫米。花芽卵圓形,直徑5-8毫米;萼片卵圓形,舟狀,長5-8毫米,無毛或疏生柔毛,早落;花瓣倒卵形,長約1厘米,全緣,黃色;雄蕊長約8毫米,花絲絲狀,黃色,花藥長圓形,長約1毫米;子房線形,長約8毫米,綠色,無毛,花柱長約1毫米,柱頭2裂。
蒴果狹圓柱形,長2-5厘米,粗2-3毫米,具通常比果短的柄。花果期4-9月。
生長習性
白屈菜喜陽光充足;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熱;不擇土壤;耐干旱,耐修剪。宜生長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上和壤土上。生于山谷濕潤地、水溝邊、綠林草地或草叢中、住宅附近。中國大部分省區均有分布,生長于海拔500-2200米的山坡、山谷林緣草地或路旁、石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