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預制板塊面層施工工藝標準
12.20.1 基本規定
(1)預制板塊面層采用水泥混凝土板塊、水磨石板塊應在結合層上鋪設。
(2)在現場加工的預制板塊應按9.12到9.17的有關規定執行。
(3)水泥混凝土板塊的縫隙,應采用水泥漿(或砂漿)填縫;彩色混凝土和水磨石板塊應用同色水泥漿(或砂漿)擦縫。
(4)預制板塊面層的允許偏差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9—2002中表6.1.8的規定。
(5)應遵守9.1.3和9.1.6的有關的規定。
12.20.2 施工準備
12.20.2.1 技術準備
(1)預制板塊面層下的各層作法應已按設計要求施工并驗收合格;
(2)樣板間或樣板塊已經得到認可。
12.20.2.2 材料要求
(1)水泥:宜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應在32.5級以上;不同品種、不同強度等級的水泥嚴禁混用。
(2)砂:應選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
(3)預制板塊:強度等級、規格、質量、色澤、圖案均應符合設計要求;水磨石板塊尚應符合國家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水磨石制品》JC 507的規定。
12.20.2.3 主要機縣設備
(1)根據施工條件,應合理選用適當的機具設備和輔助用具,以能達到設計要求為基本原則,兼顧進度、經濟要求。
(2)常用機具設備有:云石機、手推車、計量器、篩子、木耙、鐵鍬、大桶、小桶、鋼尺、水平尺、小線、膠皮錘、木抹子、鐵抹子等。
12.20.2.4 作業條件
(1)材料檢驗已經完畢并符合要求。
(2)應已對所覆蓋的隱蔽工程進行驗收且合格,并進行隱檢會簽。
(3)施工前,應做好水平標志,以控制鋪設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豎尺、拉線、彈線等方法。
(4)對所有作業人員已進行了技術交底,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5)豎向穿過地面的立管已安裝完,并裝有套管。如有防水層,基層和構造層已找坡,管根已做防水處理。
(6)門口框已安裝到位,并通過驗收。
(7)基層清潔,缺陷已處理完,并作隱蔽驗收。
(8)作業時的環境如天氣、溫度、濕度等狀況應滿足施工質量可達到標準的要求。
12.20.3 施工工藝
12.20.3.1 工藝流程
檢驗水泥、砂、預制板塊質量→試驗→技術交底→試拼編號→準備機具設備→找標高→基底處理→鋪抹結合層砂漿→鋪預制板塊→養護→勾縫→檢查驗收
12.20.3.2 操作工藝
(1)找標高:根據水平標準線和設計厚度,在四周墻、柱上彈出面層的上平標高控制線。
(2)基層處理:把沾在基層上的浮漿、落地灰等用要子或鋼絲刷清理掉,再用掃帚將浮土清掃干凈。
(3)排預制板塊:將房間依照預制板塊的尺寸,排出預制板塊的放置位置,并在地面彈出十字控制線和分格線。
(4)鋪設結合層砂漿:鋪設前應將基底濕潤,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素水泥漿或界面結合劑,隨刷隨鋪設攪拌均勻的干硬性水泥砂漿。
(5)鋪預制板塊:將預制板塊放置在于拌料上,用橡皮錘找平,之后將預制板塊拿起,在于拌料上澆適量素水泥漿,同時在預制板塊背面涂厚度約1mm的素水泥膏,再將預制板塊放置在找過平的干拌料上,用橡皮錘按標高控制線和方正控制線坐平坐正。
(6)鋪預制板塊時應先在房間中間按照十字線鋪設十字控制板塊,之后按照十字控制板塊向四周鋪設,并隨時用2m靠尺和水平尺檢查平整度。大面積鋪貼時應分段、分部位鋪貼。
(7)如設計有圖案要求時,應按照設計圖案彈出準確分格線,并做好標記,防止差錯。
(8)養護:當預制板塊面層鋪貼完應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小于7d。
(9)勾縫:當預制板塊結合層的強度達到可上人的時候(結合層抗壓強度達到1.2MPa),進行勾縫,用同種、同強度等級、同色的摻色水泥膏或專用勾縫膏。顏料應使用礦物顏料,嚴禁使用酸性顏料。縫要求清晰、順直、平整、光滑、深淺一致,縫色與板材顏色一致。
(10)冬季施工時,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
12.20.4 質量標準
12.204.1 主控項目
(1)材料應符合9.20.2.2的要求。
(2)面層與下一層應結合牢固,無空鼓。
(3)檢驗方法:同GB 50209—2002。
12.20.4.2 一般項目
(1)預制板塊表面無裂紋、缺楞、掉角、翹曲等明顯缺陷。
(2)預制板塊面層應平整潔凈,圖案清晰,色澤一致,接縫平整,周邊順直,鑲嵌正確。
(3)踢腳線表面應潔凈、高度一致、結合牢固,出墻厚度一致。
(4)樓梯踏步和臺階板塊的縫隙寬度應一致、齒角整齊;樓層梯段相鄰踏步高度差不應大于10nm;防滑條應順直。
(5)面層表面的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允許倒泛水,無積水,與地漏、管邊結合嚴密。
(6)面層鄰接處的鑲邊用料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邊角整齊、光滑。
(7)預制板塊面層的允許偏差應符合GB 50209—2002中表6.1.8的規定。
(8)檢驗方法:同GB 50209—2002的檢驗方法及其中表6.1.8的規定相同。
12.20.5 注意事項
12.20.5.1 作業環境
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夏季防止暴曬,冬季應有保溫防凍措施,防止受凍;在雨、雪、低溫、強風條件下,在室外或露天不宜進行預制板塊面層作業。
12.20.5.2 面層空鼓
(1)底層未清理干凈,未能灑水濕潤透,影響面層與下一層的粘結力,造成空鼓;
(2)刷素水泥漿不到位或未能隨刷隨抹灰,造成砂漿與素水泥漿結合層之間的粘結力不夠,形成空鼓。
(3)養護不及時,水泥收縮過大,形成空鼓。
12.20.5.3 不合格
凡檢驗不合格的部位,均應返修或返工糾正,并制定糾正措施,防止再次發生。
12.20.6 成品保護
(1)施工時應注意對定位定高的標準桿、尺、線的保護,不得觸動、移位。
(2)對所覆蓋的隱蔽工程要有可靠保護措施,不得因澆筑砂漿造成漏水、堵塞、破壞或降低等級。
(3)預制板塊面層完工后在養護過程中應進行遮蓋、攔擋和濕潤,不應少于7d,當水泥砂漿結合層的抗壓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4)后續工程在預制板塊面層上施工時,必須進行遮蓋、支墊,嚴禁直接在預制板塊面上動火、焊接、和灰、調漆、支鐵梯、搭腳手架等;進行上述工作時,必須采取可靠保護措施。
12.20.7 安全環境保護措施
(1)移動式電動機械和手持電動工具的單相電源線必須使用三芯軟橡膠電纜,三相電源線必須使用四芯軟橡膠電纜;接線時,纜線護套應穿進設備的接線盒內并予以固定。
(2)電動機具的操作開關應置于操作人員伸手可及的部位,當休息、下班或作業中停電時,應切斷電源側開關。
(3)電動機具控制電源箱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發現問題立即修理。
(4) 在施工過程中應防止噪聲污染,在施工場界噪聲敏感區域宜選擇使用低噪聲的設備,或采取其他降低噪聲的措施。
(5)廢棄物應按環保要求分類堆放及回收。
12.20.8 質量記錄
(1)材質合格證明文件、性能檢測報告及水泥復試記錄。
(2)預制板塊面層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評定記錄。
(3)所覆蓋部位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